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盗爱的船长

我叫天使哥哥,在海上扔出一只漂流瓶,被一个善良温柔的女子捡到了。正努力划向彼岸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《复仇》杜氏风格嫁接法国黑色幽默  

2010-03-22 11:23:22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《复仇》杜氏风格可比法国黑色幽默 - 天使哥哥 - 天使论坛《复仇》太杜琪峰化,太“银河映像”,完全符合老杜影迷一贯的视觉需求,也许正是因为此,他才多多少少带给观众的一丝遗憾。那就是在片中没看到老杜有任何的突破和创新,只是一次技术、故事、画面、人物的温故总结,在里面充满的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场景,给人感觉有点像堆在粮仓里的陈米,散发出的是一股陈旧的味道,毫无新鲜可言。也许,用这样一句话能形容本片,喜欢老杜片子的人,看了会失望;才接触老杜片子的人,看了会疯狂。
  没有突破和创新,指的是与《神探》相比,缺乏匪夷所思的画面和精巧的剧作结构,更不像《枪火》那样,注重剧中人物的站位和突出人物的造型。本片故事老套,甚至是俗不可耐。讲得是一老外,其居住在澳门的女儿、女婿、两个孙子惨遭毒手,唯女儿幸免。老外答应女儿的要求为其报仇,老外意外认识了三组杀手,出重金雇佣三人。三人顺利找到凶手。没料到,其元凶却是三人组杀手自己长期合作的老板。三人组杀手决定遵守对老外的承诺。此举引起原老板的强烈不满,对他们三人进行了彻底的绞杀。最后,老外单枪为三人报仇。
  
  影片的片名叫《复仇》,故事开始之初,原以为只是老外为女儿复仇,影片到最后,复仇的涵义却得到了深化。老外为素不相识的三个朋友复仇。在影片的最后,电视上播出三人的死讯,一个小孩对已失忆的老外说:“他们是你的朋友,是你最好的朋友。”这句话令我哽咽良久。影片中虽然三人与老外的关系是金钱交易基础上的,人对金钱的渴望是无可非议的,关键的是三人组杀手与老外因金钱建立的这种契约关系,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背弃,这是诚信、重承诺的专业表现。放在西方人的眼里,可以读解为遵守契约精神,讲求个人信用;放在东方人的眼里,三人则可以看作是类似于中国“侠义”精神的化身。在张彻的《大刺客》里,严仲子重金聘请聂政当刺客,聂政明知是死,也义无反顾,其中之一的缘由就是对承诺的践行。在本片中,三人组杀手明知与老板对抗必死无疑,但并没有因此而变节,其执着于为老外服务的精神,恐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,这与长期浸淫的文化因子相关联。而最后老外单枪匹马为三人复仇,更彰显出中国“士为知己者死”传统文化的力量。两组素昧平生的人,彼此愿意以命相托,这种传统的文化命题在现今的影片已经鲜见。老杜本片作为国际化的试水之作,影片内容必然要兼备中西方文化双重可读性,既保持东方的浪漫,又延续西方的狂野。
  
  说到西方的狂野,在影片中同样可以找到相应的注脚。那就是阿鬼的表哥这个人物,表哥居住在垃圾场上,为三人提供军火,俨然一隐居闹市的世外高人,在西方的类型片里,此类专司为主角提供后勤保障的角色已成为符号化,西方观众接受起来很容易。而四人在垃圾场试枪射击自行车的一场戏,音乐、画面、色彩无不洋溢的是美国西部片狂野的浓郁气息。也许,就是在这些场景中,老杜在悄悄地缝合中西方的很多因素,完成这部国际化的作品。
  
  影片中人物。三人组杀手中,阿鬼、阿柱、肥乐三人的性格不鲜明,基本上没有细节的刻画。像《枪火》里的阿鬼就很栩栩如生,过目难忘。也许这是一部服务于老外的影片,所以就牺牲掉了三人的个体性,三人始终只是一个集体符号,人物没有任何性格可言。
  
  关于老外失忆的设计。无独有偶,在《意外》里也出现了人物的“失忆”。在“银河映像”的片子中,多有这样的非常态的人物设计,正因为此,才能使故事变得曲折和离奇,提供令人想象之外的叙事动因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